查看原文
其他

魏革军:建设“丝绸之路”人民币跨境服务新起点

近日,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局长魏革军撰文指出,在以往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过程中,从企业到金融机构,都因长期使用美元计价结算,形成了较强的外币惯性和结算依赖。因此,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人民币跨境业务开展初期,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有效转变固有的路径依赖思维和交易币种习惯,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打通境内外市场人民币资金渠道、降低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脚下成本”等方式探索人民币跨境融通新渠道。

以下为文章全文:

2020年是人民币国际化启动11周年,同时是陕西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9周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以下简称“西安分行”)立足“一带一路”建设,以坚持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主线,九载耕耘,实现陕西跨境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为支持陕西丝路新起点建设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1

推动人民币跨境思路新征程

自2011年8月陕西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始,截至2020年3月末,陕西跨境人民币突破3000亿元,累计实现人民币跨境收付3144亿元,34家银行的254个分支机构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了2865家企业,惠及境外参加银行1643家,交易辐射境外1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使用本币跨境收支占陕西跨境收支的比重由2011年的0.04%提升至2020年3月的25.46%,人民币稳居陕西对外经贸往来中第二大结算货币。陕西与4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累计1148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37%,高于全国平均占比约20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陕西立足丝绸之路新起点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金融力量,也为陕西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实践的新征程。

深耕“一带一路”

西安分行着力推动人民币成为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计价结算、投融资的主要使用货币。在境外产业园区的建设承包工程中,采用“资本项目输出+经常项下回流”的模式,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通过企业“走出去”带动人民币“走出去”;扩大人民币“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同时鼓励中资企业、中资银行在境外市场成为人民币的交易者、做市商,让人民币真正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的锚货币。

落实“本币优先”

西安分行将推动政府、企业和银行树立“优先选择使用本币”的理念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作,联合省发改委、商务厅、文旅厅、西安海关、省税务局等六部门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本币优先”原则促进陕西贸易投资便利化实施意见》,形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合力。努力挖掘企业本币结算需求,加大指导银行优化本币结算流程、量身定制人民币金融产品。

突出“创新引领”

西安分行牵头启动陕西省金融系统“四扩大两可控”的跨境金融创新三年(2019〜2021)专项行动,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挖掘市场主体需求,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跨境金融产品,形成了一批有价值、可推广的跨境金融创新成果。如创新“自贸区片区特色+跨境人民币”,推动跨境人民币新业态发展;创新“长安号”供应链融资;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到2021年实现跨境人民币金融促进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效能显著提升等。

坚持“金融为民”

陕西不靠海、不沿边,唯有立足陕西实际、围绕市场实需,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方能走出走好陕西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西安分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至县域。按照一个县至少有一家银行提供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安排,将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延伸至县级银行网点,为小微企业提供实惠便捷的本币结算,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了有效的实践经验。

 2

确定人民币跨境使用新思维

在以往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过程中,从企业到金融机构,都因长期使用美元计价结算,形成了较强的外币惯性和结算依赖。因此,西安分行在人民币跨境业务开展初期,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有效转变固有的路径依赖思维和交易币种习惯。

改变惯性思维,提升社会认知

获得政府支持是首要。为获得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西安分行建议陕西省政府成立由副省长担任组长的“陕西省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导小组”,建立起人民银行、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局、银保监会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机制作用,与成员单位联合宣传使用人民币本币跨境结算的理念。以此为基础,各成员单位合力解决了包括中国水电西北设计院承建厄瓜多尔水电站的4.37亿元人民币预收款及出口退税等问题。

推动银行落实是重点。银行处于跨境结算的第一线,直接影响市场主体跨境结算的币种选择。西安分行通过举办“银行跨境人民币营销大赛”,发动全省30家银行、1500余名金融从业人员参加,以赛代训、以赛促宣,推动全行业掀起“跨境交易本币先行”的热潮,让“优先使用人民币”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向企业培训是关键。基于陕西省涉外经济特点,通过细分企业类型,分别举办“小微企业汇率避险”“跨国企业集团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走出去企业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及“陕西文化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宣传推介会近百场,受惠企业达上千家。广泛宣传推动是基础。近年来,西安分行通过新闻通气会、做客直播间、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陕西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成果,刊发宣传稿件数百篇,营造了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发挥政策优势,优化金融服务

服务抗疫复工复产。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肆虐,西安分行将打赢防疫阻击战、复工复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的政策优越、产品优胜、流程优化、价格优惠、服务优质五大优势,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如指导陕西跨境人民币自律组织发起“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爱满三秦”倡议,建立跨境人民币绿色通道,为爱菊集团快速办理6156万元进口菜籽油预付货款,确保了陕西粮油市场供应和应急储备。

助力企业走进“一带一路”。由于陕西地处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西安分行面向全省35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打造了“陕西走出去企业跨境人民币服务群”,建立“走出去”企业、人民银行、中国信保、金融机构等“一带一路”分支机构和省内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沟通交流的联动机制,多方合力、共同支持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例如,巴基斯坦胡布电站项目是“一带一路”枢纽“中巴经济走廊”的重点工程项目,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借助全球金融布局,联动巴基斯坦卡拉奇分行,合力为西北电力设计院承建项目开立保函1.4亿元,提供项目融资、汇率避险、融资担保等一揽子跨境人民币方案,最终实现成功竞标,顺利签署了EPC工程总承包合同。

 3

探索人民币跨境融通新渠道

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

西安分行创新“互联网+跨境人民币”业务模式,打造了“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业务服务平台。“通丝路”平台自2018年上线运行以来,入驻企业已达195家,1200余种陕西特色产品在线展示,帮助延安延川“梁家河”小米出口美国、渭南白水酥梨出口缅甸、渭南蒲城金属铸造剂出口韩国、印度、缅甸,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1037万元,为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将陕西的特色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搭建了一条便捷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截至目前,“通丝路”平台采取“一县一站一品”布点模式,已覆盖陕西60%县域地区企业,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32个,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500余家。2019年,“通丝路”平台被商务部评为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打通境内外市场人民币资金渠道

一方面,西安分行利用境外人民币贷款利率较国内贷款利率低的优势,降低了境内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延长石油集团跨境人民币融资14亿元为例,节省汇兑费用420万元、锁汇费用1120万元、境内外利差2800万元,共节约融资成本约4340万元。另一方面,西安分行应用人民币跨境融资为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提供了有效保障。以陕西文化类企业从卢森堡借入人民币外债2.94亿元为例,由于按人民币计价提前锁定了成本,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为企业避免汇兑损失约390万元。此外,西安分行还指导银行灵活开发运用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创新,以“银团贷款+资金池”模式为例,通过连通境内外市场,为中软国际等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带来637亿元跨境周转额度。

降低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脚下成本”

将便利化范围从货物贸易扩展至陕西特色的文化、旅游、国际物流等服务贸易;将便利化对象从进出口大户拓展至旅行社、文化团体、“长安号”和航空物流等企业,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跨境人民币便利化做法。以陕汽集团为例,作为陕西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其出口产品陕西重卡畅销“一带一路”,由于合同金额大,需分次收款,以往企业要多次跑银行、反复提交合同发票等资料。实施“优质可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专项行动后,银行采取阶段性(按季度或半年)实地回访进行真实性审核,企业“不跑银行”即可在经常项下办理直接入账。不只让企业受益,西安分行还将人民币结算便利政策扩展惠及“走出去”劳务人员。截至2020年3月末,“走出去”劳务人员薪酬汇回521笔,共计1946万元,涉及老挝、赞比亚等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编辑  李艳蓉

来源  当代金融家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贲圣林:新冠疫情下全球金融科技大趋势与国际新秩序

视点 | 宋科:重视银行资产负债质量 防止危机纵深发展

孙明春:新一轮全球危机中的中国对策——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47期干货

视点 | 中国超长期无套利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构建研究

管涛:应对疫情全球蔓延仅靠刺激是不够的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46期干货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